红星评论|网红丁真,见证女性审美意识的转型
一名摄影师,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为一位名叫丁真的藏族青年,拍摄了一段短视频,上传到网上后,引发大量点击与围观,丁真迅速成为网红。
丁真的网红效应,产生连锁反应,热搜不断,西藏与四川两地文旅部门的社交账号,以人格化的口吻,把丁真“用”到一个极致,丁真也积极配合,形成了皆大欢喜的欢乐氛围。
《丁真的世界》截屏
与丁真被网友定位于家乡旅行代言人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围绕他产生的女性审美意识的觉醒或者说转型。“野性又害羞的小狼王”“又野又甜又纯真,直戳审美了”“多拍丁真,要看星辰大海眼神”……大批的赞美之词汹涌而来。
熟悉社交媒体环境的网友,会对这样的“表白”并不陌生。女性对于相貌出众男性的欣赏与喜爱,从含蓄到坦率,从间接到直白,能够让人明显地发觉,起码在社交媒体上,女性用户夺回了或者说重新掌握了对男性美的定义权与选择权。
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一大变化。此前互联网上的“美色消费”话语权,多掌握在男性用户那里,早期如天仙妹妹等少数民族网红,多是男网民发现与捧红的,而在这次制造“丁真现象”的造星运动当中,女性用户是绝对的主力。
女性这次对丁真形象的夸赞,多集中于野性、健康、力量感、纯真等关键词,可以这么说:女性这次集体传达出了她们对男性形象的期望,对男性品质的要求——丁真这次不仅代表了“康巴汉子”,无形中也成为中国男性的形象代言人。
丁真短视频截图
这几年,舆论对男性形象的孱弱化、病态化,以及性别界限的模糊,掀起过无数次的批评,但恰恰是在诸多女性受众群的支持下,一部分拥有此风格的男星,占据了影视娱乐领域的中心位置,出产了一大批评价不高的作品,多层面上影响了年轻人在文艺与情感方面的倾向,以及性别意识与审美价值观。
一个丁真,可能没法把人们的目光,从已经成型、形成产业的男星消费惯性中拉出来,但丁真的出现,确实有助于女性审美实现转型,重新发现男性之美,并推动相关文娱作品再次灌注阳刚之气。
对于这次丁真的走红,男性群体几乎保持着沉默,就男性性格来说,这或标志着,丁真不仅在女性那里得到了高度认同,也象征着男性群体对丁真也持默认的赞同态度,毕竟丁真身上洋溢的,是无可挑剔的男性品质,以此为标准,或会对跑偏的男性形象,带来一次较强力度的纠正。
丁真的走红还在延续,并且有出圈的迹象,他正在逐步跳脱旅游目的地代言人、理想男性形象的定义,在其他方面引起更多的关注与讨论。丁真的家乡,也意识到了丁真的价值,开始对他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网络造星是柄双刃剑,唯有保持本真,才能让丁真这样一个鲜见的男性符号,产生更宽范围的影响。
丁真的网红之路走向何处,走到多远,是个未知数,但仅就目前的状况看,都是向前、向好的,对于他,值得送上最好的祝福,希望他一切顺利,贡献更多的时候也拥有更多,这也是超越性别的美好祝愿。(韩浩月)
红星新闻特约文化评论员韩浩月:山东郯城人。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出版有《世间的陀螺》《错认他乡》《有时悲伤,有时宁静》等个人著作20种。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华鼎奖等影视奖项选片人、评委。曾获第18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等奖项。
编辑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