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入深坑多处骨折,考古风险竟这么大?专家:小概率意外

时间 • 2025-11-20 14:04:58
比较
考古

今天(6月5日)中午,一条关于考古专业学生不慎掉落深坑的消息,在微博上成为热搜。据央视网报道,该事故发生于河南郑州一处考古现场。一名女生跌入深达四五米的基坑,造成了全身多处骨折,无法自行移动。最终,消防员利用救援绳、担架垂直起降将她救出。

新闻报道画面

在多数人心目中,考古似乎就是一个蹲在坑里慢慢掘土、小心清理文物的过程,略显枯燥,而鲜见危险。这条微博被热传,大约也是因为这一事故和大众印象中的考古有所不同。

其实,在考古界业内,对野外考古的危险性认识,从来都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微博就在转发这条新闻时提到,“野外考古发掘中往往会遇到蛇虫、跌落甚至战争遗留武器的风险。我有一个室友曾经因跌落考古探方而骨裂,我本人也曾在一个土坑墓中遭遇塌方,所以在实际发掘过程中还得随时留意周围环境。”

微博截图

红星新闻记者也就此询问了一位四川考古界的资深业内人士,对方告诉记者,他们在野外进行考古发掘时,安全问题从来都是首先考虑的。“发掘现场会打围,第一是为了文物安全,第二为了人员安全。然后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会放置安全警示牌,拉警戒线。”

这位考古学家还透露,挖得比较深的基坑,还有个危险是土方垮塌,会砸伤甚至埋到考古工作者。“所以土坑的四面侧壁都要有支撑。另外就是如果挖那种砖砌的墓葬的话,人要钻进去在里面清理,那么就一定要提前对墓穴的顶部做好支撑,以免砖石垮塌砸伤人。”

不过这位专家也表示,通常情况下,考古现场的安全措施都是比较周到的,近年来更是日趋完善。“具体我也不知道郑州那个考古现场的学生是怎么掉下去的,比较大的可能是她自己不小心,这其实是比较少见的。只要安全措施和安全检查做到位,人提高警惕,这类事故的发生几率还是很小的。”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