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业博览会来了!全国首个“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院”揭牌
10月28日,“智汇巴蜀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活动以“智汇巴蜀协同发展”为主题,由“智汇巴蜀·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论坛”“智汇巴蜀·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业博览会”“智汇巴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招聘会”三大版块构成。同时开展“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发布对接会”“猎头发布会”和“直播带岗”等活动。
截至活动结束,猎头发布会共收到简历数322份,达成意向126人,其中本科81人,硕士45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招聘会共收到简历1121份,达成意向189人。
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业博览会举办尚属首次,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链接行业资源,为川渝两地人力资源发展和人才汇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也为川渝两地人才开发合作项目创造良机。
活动现场
促进产业发展多方面要素协同
全国首个“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院”揭牌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设展位53个,其中有17个特展展位和36个标展展位:特展由川渝两地6家人力资源产业园和11家大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展,标展由26家四川和10家重庆本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展。
现场,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立的全国首个“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院”揭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院是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方面的智库,致力于解决当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促进产业发展多方面要素协同,为人力资源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研究院通过聚合业界多方资源、发布城市人力资源协同数据报告、开展人力资源协同产业系列沙龙、推动国内外城市间常态化人力资源协同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协同发展提供服务。
此外,包含上海外服(四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中智四川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上海人才(西部)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家四川省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在现场被授牌。
现场授牌
专家观点:
“双城经济圈的关键是人,人尽其才的关键是服务环境”
活动现场,川渝两地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专家齐聚,共话人力资源服务业未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是人,让人尽其才的关键是服务环境。”现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在进行主题分享时如是说。
李后强生在重庆,在四川工作,常年往返于成渝两地。在他看来,人力资源服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持和保障:“建好人才圈,才能建好经济圈,没有人,什么事都干不成。”
“川渝自古一家,巴蜀文化有差异,产业有相同,双方是竞合关系,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坚持差异协同原则。”李后强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川渝人力资源合作是重要抓手。
为此他提出,两地首先要破除“行政壁垒”,构筑衔接顺畅的运行机制。比如,两地可以联合做靓一个引才品牌,搭建区域引才平台,共同提升人才发展环境区域影响力和标识度,增强整体人才引力。
在政策制定上,李后强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内部各城市应补齐地区人才政策短板,共推人才政务服务互联互通,建设成渝联通的人才评价信息系统,推进经济圈内部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职称互认,助力高端人才的流动和聚集,推进经济圈内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共建共享。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城市优势产业相似,是经济圈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各城市产业整合程度较低,产业之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因此他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应依托各地已形成的产业发展优势,推进产业整合。同时,以成渝两大城市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级产业集群,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进而实现地区各产业人口的合理聚集和流动,推动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