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了!水稻亩产超800公斤,广汉“粮王”是他们
“放粮!”9月22日,四川德阳广汉市连山镇五一广场,随着一声嘹亮的口号,一台水稻收割机立即开仓放粮。
当天上午,广汉市首届天府粮仓“粮王”争霸赛举行颁奖仪式。随着粮食入仓“簌簌”作响,粮仓渐满,颁奖仪式进入高潮,12名广汉市首届“粮王”正式诞生。来自连山镇的种粮大户廖兴华以亩产801.47公斤,获得广汉“粮王”第一名称号。
↑“粮王”获得表彰
金秋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水稻陆续成熟,农民也忙着收获。
近期,广汉市组织来自四川省农科院的水稻专家,联合市镇农技人员和大户代表组成验收组,对全市符合条件的60余名水稻种植大户进行10亩连片产量测验,评选首届“粮王”。
作为国家级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大县,广汉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5.5万亩,年产粮食30万吨以上,水稻种植面积34.6万亩,水稻集中种植规模全省第一。”广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粮王’争霸赛,就是鼓励种植户提升种粮水平,提高单产,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位于四川广汉的粮食基地
据了解,为了保障测产结果公平公正,测出大户们的真实种粮水平,这次竞赛在水稻孕穗期开启报名。
参赛大户亩产平均超过750公斤,评选出的12名“粮王”中,种粮大户廖兴华亩产达到801.4公斤,获得“粮王”第一名称号。“今年我种植了2700多亩水稻,在水稻专家们的指导下,近年来产量连年增长,平均产量能够达到650公斤。今年的10亩连片测产能有超过800公斤的成绩,也是创造了我近十年的种粮单产纪录。”廖兴华说。
“在四川盆地水稻种植区的种粮大户,近年来水稻单产水平逐步提升,上世纪80年代平均亩产不到500公斤,现在可以达到700公斤以上。而10亩稻田的连片测产超800公斤,是一个非常高的产量水平。”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郑家国说。
省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李旭毅坦言,川西平原弱光条件下高产难度本来就大,加上今年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获得这个产量,在四川极具典型意义。
颁奖仪式上,除了表彰“粮王”外,还对12名“护粮使者”进行表彰。近年来,来自省农科院和广汉本地的农业专家,长期一线指导种粮大户,将专家试验田的高产转化为农户生产中的高产。据了解,广汉市通过“院地合作”的方式,和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红星新闻记者王明平
责编任志江编辑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