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读书班上,部门“一把手”们关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都有哪些心得?

时间 • 2025-11-22 10:06:21
建设
公园
城市
金融

3月21日至3月22日,成都市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级领导干部和局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进大会举行。

读书班期间,学员们都有哪些心得体会?又将如何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来看看来自各市级部门的“一把手”们怎么说!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成都市网络理政办:

全面推进“智慧蓉城”建设

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网络理政办党组书记、主任林旭表示,通过读书班的学习,对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深刻意义、时代内涵,以及重点任务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市网络理政办将坚决贯彻“构筑智慧化治理新图景”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智慧蓉城建设。

就具体落实而言,首先,将建设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从事后统计向事前预测、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从九龙治水向整体智治转变。

第二,将培育智慧蓉城应用场景体系。聚焦政府管理服务和企业群众需求,按照智慧蓉城建设统一框架体系和标准规范,在智慧大运、疫情防控、交通管理、应急管理、智慧公安、生态环保、水务管理、智慧社区八大领域构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智慧应用场景。

第三,将夯实智慧蓉城数字底座支撑。加大视频、传感器、射频识别设备等感知源建设力度,建设物联感知管理平台;建立城市运行体征体系,建设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形成实时、客观掌握城市运行整体态势和趋势规律的能力;做强智慧蓉城数据底座,加强数据治理;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合,实现三维立体化表达城市物理空间,支撑构建数字孪生应用。

第四,将强化智慧蓉城网络安全保障。聚焦数据权益保障、数据流通利用、数据安全管理三大重点,强化落实网络安全管理责任,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和体制机制;还将引入技术最前沿的团队和成果,推动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迭代升级等。

成都市住建局:

建高品质生活城市,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

“我们将努力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夏先义表示,将着力为人民群众打造更为便捷、更有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家园。

他表示,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例如,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全力推动成资、成德、成眉市域铁路和当前在建的轨道交通9条线215公里建设。再如,积极推进25个未来公园社区试点示范建设,还将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及片区开发,构建以TOD为核心的新型城市结构。

在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打造高品质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方面,成都将新启动30个片区更新项目,建设20条特色街区;实施棚户区改造4394户、城中村改造1700户,老旧院落改造7.2万户。聚焦“养老育幼”,成都将推进居住社区补短板,加强街区、社区、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和场地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扩大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和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构建高品质公服设施建设体系。此外,成都将新增筹集建设人才公寓不低于1万套、供应房源达到2万套,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解决人才安居和新市民住房问题

▲人才公寓

为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满足群众住房需求,成都将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企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建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推进职住平衡为基本原则的住房供应体系。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价收入比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较低水平。

同时成都将大力推进“新城建”,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强化智慧赋能,推动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完整社区”和“智慧社区”。

成都市金融监管局:

实施五大金融基础工程,推动现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点发力,其中离不开金融活水赋能。”成都市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其洲表示,通过参加读书班学习研讨,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逻辑、着力方向及具体任务。

在梁其洲看来,市委主要领导在开班式上,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角度,深刻剖析了成都肩负历史使命的内涵实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历史厚度、更有实践温度,对未来全市金融系统推动现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中,“金融”一词被屡次提及。方案指出,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增强对实体经济和“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功能。

“金融部门将紧扣总体方案的工作部署,推动实施五大金融基础工程。”梁其洲说,将通过实施金融机构集聚工程、特色金融先行工程、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工程、防控金融风险工程、金融人才建设工程,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能力的高能级提升。

“相较沿海发达地区,成都的法人金融机构实力与城市经济能级不相匹配,因此,我们将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争取一批金融牌照获批,吸引设立一批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清算结算等功能性总部。”梁其洲说。

此外,成都将大力推动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乡村振兴金融等特色金融改革创新。梁其洲表示,将争取一批战略性、先导性、引领性国家级改革事项授权,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不断探索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现代金融协调发展之路。

成都市公园城市局:

努力当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先锋队”

“我们将坚决扛起历史责任,创新有为、善作善成,努力当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先锋队’”,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局长金城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做好落实工作。

▲桂溪生态公园

首先,是要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城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金城表示,将以“两山”区域为重点,龙门山重点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以植被低干扰自然恢复为主,修复大熊猫栖息地、建设生态廊道,强化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龙泉山重点推进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持续实施“增绿增景”“减人减房”行动,加快打造国家储备林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夯实“城市绿心”功能。

另一方面,要建立蓝绿交织公园体系,描绘“蓝绿交织、水润天府”图景。在金城看来,建立蓝绿交织公园体系是塑造公园城市之“形”的关键载体,也是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路径。

他表示,将坚持以生态项目为抓手,全域布局大尺度生态廊道和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例如,将建设串联城乡的绿道体系,持续推进锦城绿环、锦江绿轴建设,同步策划建设五环生态公园,推动城市内部绿地水系与外围生态用地形成完整生态网络,打造城市“绿色项链”。同时加快推进社区绿道串联城市公园、产业园区和公交站点,构建慢行微循环网络。2022年,全市新建各级绿道800公里,“回家的路”社区绿道1000条。

此外,下一步成都还将进一步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探索“两山”理论实践新路径。例如,将创新“生态+”模式,着眼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生活消费需求,依托绿色开敞空间大力营造新场景植入新经济,构建森林草原、天府绿道、城市公园、川西林盘、园林绿地、河湖湿地六大生态系统场景。将探索“碳汇+”机制,探索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开发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碳汇产品,推动碳汇交易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等。

红星新闻记者王垚宋嘉问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