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封控社区打通就医安全闭环:分级服务、专人转运
“她是孕妇,需要去医院紧急就医...”
这是盛兴社区雅颂居物业人员7月30日接到的一通求助电话。
7月28日,高新区石羊街道都城雅颂居小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疫情防控下,如何维持正常医疗秩序、确保各类患者有序就医,成为保证居民生命健康的考验。
红星新闻记者从盛兴社区了解到,目前从物业到社区再到街道已经形成了三级联动就医保障通道,为封控区域内的居民提供就医保障。
有需求就要有通道
把社区的服务性和主管部门的专业性结合起来
石羊街道盛兴社区党委第一副书记蒋剑英2020年12月来到盛兴社区工作,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封控区域的医疗保障通道建设。
“这一次和过去我经历过的有所不同,封控区域内已经出现过确诊病例,在此基础上保证居民的正常就医,既有必要,又充满风险。”
蒋剑英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建立医疗保障通道并不是社区或街道的“突然”决定,而是从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
“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就收到了大量就诊需求,从头疼脑热到孕妇产检,既有轻症,也有急诊,所以我们应居民的需求立即开通了这一通道。”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小区物业的楼栋管家是就医通道的第一关,24小时无休的电话背后,是楼栋管家第一时间记录居民的就诊需求,分类汇总后报告社区,再通过社区联系街道办和上级卫生单位获得医护人员和转运车辆。
“社区人手总的来说比较紧张,工作人员加网格员只有30多人,但依然安排了专人对接医疗转运服务,还为这一岗位设置了'替补',确保24小时都能及时向上反馈就诊需求。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8户,20余位居民得到了医疗转运。”蒋剑英介绍,社区在医疗保障通道中的角色是服务者,结合上级医疗机构的专业性,努力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就医服务。
就医通道建立分级管理制度
向外转运有“时间表”可循
就医通道建立以来也在不断调整。
蒋剑英回忆,起初就医通道十分“拥挤”,所有居民的就诊需求统统汇总到社区,造成了人手和时间的不足,降低了医疗服务效率,还有可能耽误重症患者的病情。
“我们很快进行了一个调整,就是针对居民的就诊需求建立起分级管理制度。”
蒋剑英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物业到社区,工作人员接到诊疗需求后会率先进行分类,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7月30号有一位孕妇需要进行检查,这一例就属于优先级最高的一类。
“为了满足不同疾病的诊疗需求,我们单独在封控区域内设置了门诊,接到居民轻症诊疗需求时,会上门提供服务。针对急诊、重症,我们统一调派车辆,随专业医疗人员前往医院就医。”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诊所、门诊部等信息报送及转诊流程指引》方案的规范下,临时门诊服务点已于30日上午复工开业。截止30日下午14时,已有20余位来自管控服务区内的居民通过临时医疗服务点享受到正常的就医服务。
蒋剑英介绍,目前针对需要离开封控区就诊的患者,社区建立起转运安排的时间表。
“时间表内详细记录了当日需要转运的居民姓名、院落、转运车辆和工作人员。时间表不仅能够提高转运效率,还能够做到转运的可追溯,有利于风险控制。”
从分级诊疗到建立转运时间表,多方联动下,石羊街道盛兴社区里,一条就医护送服务的闭环逐渐清晰。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王培哲
编辑母晓岚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