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隔夜美股重挫,A股强势反弹,恒生指数再度失守20000点
14:46
速览全球市场,聚焦财经热点。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全球财经连线。
美股再度重挫创52周新低
美股市场深陷动荡。美国东部时间5月9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暴跌,继上周四的抛售狂潮后,再遭重创。道指一度大跌超700点;纳指重挫逾4%;标普500指数失守4000点心理关口,创2021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跌3.2%,道指跌1.99%,纳指跌4.29%。
有关美股重挫原因及后续走势分析,我们来连线大湾区金融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硕士生导师王龙。
近期美股暴跌背后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市场在交易美联储更加激进地加息。虽然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刚刚召开,并且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表示未来基本不会考虑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但目前从CME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的加息预期展望来看,市场目前在交易美联储在6月议息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担忧,导致美股的调整比较剧烈。
第二,美股最近大跌也因为前期涨幅比较剧烈。如,2020年3月发生美元流动性危机的低点约为6860点,而2022年最高点超过16000点,从6860点到超过16000点,两年时间上涨约230%—240%,平均每年大概上涨100%—110%,也就是每年翻一番的水平。美股在过去两年消耗了很大的市场流动性,积累了很大的涨幅。所以当美联储开始加息,并且开始收紧流动性,也就是缩表的时候,美股基本上很难挺住。我认为这是美股近期下跌的主要原因。
后续下跌到最低多少比较难揣测,但目前情况来看,因为美联储收紧流动性下跌趋势已经形成,可能要看看能否跌回美联储大放水之前,当然那是相对比较悲观的预测。再跌大概15%-20%到9000点-1万点附近。
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也隐含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其中最主要的是美股。如果美股调整幅度过大、速度过快,美联储就会根据市场的情况调整政策。举个例子,2020年3月,美股下跌幅度非常大,从接近10000点的水平快速调整到7000点之下,幅度超过30%,这一快速调整导致了一些爆仓现象发生,进而会导致金融市场危机,所以当时美联储采取各种工具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以挽救美股市场诱发的流动性危机。所以如果这一轮美股调整加速并且幅度过大,导致金融市场的一些不稳定现象出现,美联储就有可能会出手维护美股市场。
A股指数全线收阳
10日A股三大指数低开,随后拉升回暖,集体翻红,两市连续两日超百股涨停。截至收盘,沪指涨1.06%,深成指涨1.37%,创业板指涨2.17%。
外盘重挫,A股为何走出独立行情?我们来听听西部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易斌的解读。
从第一个方面来看,由于昨天欧洲对俄罗斯的石油禁令未能如期实现,油价出现大幅调整,全球通胀压力暂时缓解。叠加美国国内来看,经济数据开始出现转弱的迹象,所以美联储6月加息50个基点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看到昨天美债和美元都有走弱迹象,这也缓解了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
第二方面,从昨晚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整体定调较去年更加积极。报告明确提出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未来我们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更加值得期待。
第三方面,今天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表示,当前整个市场的杠杆资金规模有限、风险可控,公募基金总体是净申购,没有出现集中赎回,整个市场保持较健康的状态。后续会抓紧梳理社保、银行、保险机构的政策诉求,支持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比例。所以午后整个大金融板块推动指数进一步走高。
从历史上看,海外市场短期的大幅调整虽然会带动A股市场的情绪调整,但是并不会改变A股自身的节奏。不管是俄乌冲突还是国内疫情反复,虽然对市场节奏有一定扰动,但是并不改变疫后经济修复以及市场运行的趋势。
从中期来看,当前整个市场估值已调整到相对偏低的位置,未来市场表现将由盈利预期决定。所以对于后续市场而言,我们认为风格的选择可能会比市场整体判断更重要。从结构上来看,我们重点关注几条线索:
第一,随着通胀预期的逐步升温,与CPI相关的农业等板块仍然是全年的投资主线。第二,受益于人民币汇率贬值,纺服、家电、轻工等行业也相对受益。第三,受疫情扰动相对较小的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等传统消费板块后续也有望迎来转机。最后,随着疫情政策的稳定,快递物流、餐饮旅游、机场航空等相关线下经济板块也有望迎来修复。
恒生指数再度失守20000点
受到隔夜美股拖累,港股今天全线走低。截至收盘,香港恒生指数跌1.84%,再度失守2万点大关,报19633.69点;国企指数跌2.22%,报6658.2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22%,报3906.43点。
有关港股的分析,我们来连线博大资本国际总裁温天纳。
中长线来讲,我们看到过去数月,港股曾贴近18000点的低点位置,此后一定程度上也出现反弹。但去到22000点、23000点的位置的话,是有比较明显的整固。在上落整固格局中,投资者需要寻找新的投资主题,这也是未来市场会持续关注的焦点。
目前疫情逐渐受控,因此内需提升也有看点,但进场时间待定。因为当前处于通胀上升、美联储加息的环境中,整体市场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的布局应以防守性品种为主,基建类、公用类股份,特别是相关政策提振的板块,如稳经济板块,是需要重点留意的。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和佳杜弘禹赵越李依农
制作:李群
实习记者:郝佳琪杜晏楠
拍摄:施诗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曾婷芳赖禧黄达迅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施诗编辑: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