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多个打卡点!成都高新区一环路市井生活圈改造完工

时间 • 2025-11-11 13:58:30
一环
改造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近日,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高投集团”)承建的成都高新区一环路功能提升及市井生活圈打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将以全新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据悉,此次改造主要集中在一环路高新段、玉林西路和芳草街片区。更新后的一环路,颜值大大提升,场景也更加丰富。

▲熊猫立体雕塑

四个方面,三项措施

实现人、城、境、业互融共生

2020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以一环路环线为轴,深入左右1至2个街区,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市井生活圈”。与以往的改造不同的是,除了交通之外,一环路还承载了更多的城市功能。

2020年底,高新区一环路功能提升及市井生活圈打造工程启动,项目总长度2.7公里,总共改造建筑64栋,市政改造约2.5公里,景观改造约2.5万㎡。项目首期打造一环路高新段形象昭示带、玉林西路和芳草街两个城市慢行休闲带,着力在主次干道入口形象节点、人流入口微广场节点、公共空间交互节点、口袋公园休闲节点等多个活力节点。

据介绍,一环路提升改造工程对品质统一风格、收储拓展界面、夜景渲染氛围和业态提升活力四个方面予以了重点关注。

“品质统一风格即提升建筑品质,挖掘区域建筑特色;收储拓展界面即收储底层商铺,实现商业功能和业态植入,营造市井生活氛围;夜景渲染氛围是指强调底层商业氛围,增加景观夜景,唤醒夜间经济;业态提升活力则是通过举办品牌定制活动、文化体验活动、时尚潮玩活动等,实现业态更新。”高投建设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

围绕以上四个方面,通过三生融合(生态、生产、生活)、城市微更新(局部提升、口袋公园、立面提升)、街巷活力度提升(业态更新、街道空间、慢行体系)三项措施来实现夜间经济、晨间经济、周末经济及后巷经济的激活与发展,从而达到实现人、城、境、业互融共生的项目改造成果。

量身定制,各有特色

打造最具烟火气和文艺范的“慢生活”

穿行在改造后的街区中,成都特有的烟火气和文艺范扑面而来。路面铺装了崭新的石材,楼宇建筑大多以灰白色、中国红为主色调,有些外墙还搭配了绿植墙的景观,远远望去,如同绿茸茸的屏风。

据介绍,为了防止改造后的“千篇一律”,高投建设公司针对各个街区的业态现状、经济现状及消费场景,制定了不同的改造方案。

比如,玉林西路定位为打造“最潮流的时尚艺术体验街”。

作为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的重要打造点位,玉林西路聚合了小酒馆、老酒吧等现象级个性化IP资源,是成都最有生活气息的区域之一,是游客来成都感知“成都味”的首选地。该路段提升改造以小酒馆为核心驱动,着力打造重点场景建筑,实现100米一小场景、200米一大场景,创造不同空间体验无缝衔接。梦想格子、小酒馆等地标节点,都将在这里相继呈现。

除了小酒馆,全新亮相的“Bushes”将成为玉林新的网红打卡点。“Bushes”项目为独栋建筑,建筑总面积约956㎡,由知名艺术家、设计师王亥团队担纲改造,通过新的商业功能和业态植入,将其打造为集文化艺术展览、青年文化艺术孵化、特色民宿为一体的“Bushes”,进一步丰富玉林片区文化艺术内涵,营造更多的艺术和消费场景,为片区导入人群流量。

下一步,玉林西路将以特色酒吧、个性咖啡馆、文创集市、美学店铺、精品民宿等为主力业态,空间上植入文创艺术元素,打造开放式、沉浸式、个性化的美学街区,塑造玉林西路自有品牌。

▲玉林西路老旧院落改造

芳草街则定位为打造“最生活的市井烟火体验街”。

芳草街整体色调以象牙白为主,穿插浅咖色和高新橙,部分保留建筑原色。以一体化导则为蓝本提升街道U型空间,同时增设商业区域,激发街区活力。

为提升芳草街整体形象,高投建设公司进行了两大地标建筑的提升改造。在芳草街与玉林西路交叉口设置街边公园,在芳草街与一环路交叉口新增一个精神堡垒,大力改善道路入口形象,使其更具有展示性和引导性。

除此之外,还打造了地域美食市井生活、特色美食品质生活、特色零售艺术文创等3处节点,实现可赏、可食、可购、可玩的新市井生活。

▲一环路高新段

一环路高新段定位为“最融合的综合形象展示街”。

橱窗展示成为高新段一大特色。在一环路南四段西南民族大学对面,有两个橱窗展示:“成都记忆”橱窗展示强化门户形象节点,“高新之窗”橱窗展现高新区生物医药、新经济、电子信息发展等产业成果。

一环路肖家河段730米围墙及建筑外墙,则打造为具有蜀都味的“熊猫”立体彩绘。

▲“高新之窗”橱窗

科技助力,文化赋能

打造智慧经济和数字文化活动场景

除了硬件改造之外,此次改造还通过科技助力、文化赋能,打造新型智慧经济和数字文化活动场景。

比如,在轨道交通8号线衣冠庙地铁B口,设置有一处“FUN·志惠小屋”,配备惠民设施设备(饮水、医疗救助、充电服务、语言翻译等),延续芳草街街道沙子堰社区的志愿服务,为志愿者打造服务新阵地。

▲24小时城市书房

成都高新区在一环路与兴蓉街路口打造的“24小时城市书房”,是成都首个落地的24小时有声城市阅读空间,依托“喜马拉雅”的品牌形成联动效果,兼具“无人值守、7x24小时全天候开放”特点,为市民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家门口的图书馆”。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