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出现时间早于先前已知时间
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溯源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时间点不断提前,有的人主张应该在世卫组织框架下开展全球多国多地点的研究,尤其是美国也应该接受调查,专家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呢?
对此,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介绍,随着多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续研究,已经有多项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现时间要早于大家先前的已知时间。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
其中,2019年11月,一位意大利女性的皮肤活检多处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原位杂交反应性。
2019年11月27日,在巴西一个市采集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2019年12月13日-2020年1月17日,美国有9个州常规献血存档样本新冠病毒检测抗体有106份呈现阳性反应。
2019年12月24日采样的,分别来自于伊朗、巴西和意大利的早期基因序列已经上传到全国数据库。
2019年12月中旬,法国有报道中和抗体的流行率增加。
2019年12月27日,法国有一个咯血患者的咽拭子样本经RT-PCR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2020年1月,西班牙巴塞罗那采集的废水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2020年1月2-3月18日期间,美国50个州24079份血液样本中,有9份样本检测到新冠抗体呈阳性。
梁万年表示,前一段各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的情况表明,武汉可能不是新冠病毒突破界面的第一现场,新冠病毒的传播存在人或者动物传物后,由物传人,又由人传物的复杂循环模式。下一步无论是早期病例、生物样本、基因序列、天然宿主、中间宿主还是冷链,都离不开全球多国多地共同开展研究;要了解可能导致病毒跨物种传播,进而在全球蔓延的整个的科学过程,就必须深入了解病毒的多样性和在动物宿主中的进化,动物、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有助于病毒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影响因素。
“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都需要我们团结来共同应对,在溯源这个重大的,非常复杂的,也是难题的科学问题上,也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合作,也需要各国政府、全体民众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红星新闻记者严雨程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