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武术)成果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12月12日上午,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武术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精神文明报社承办的四川省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武术)成果展示活动在上层名人酒店会议厅举行。展示活动在成都市新都区北星小学、成都市新都区木兰中学校的传统武术特色项目表演下,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
按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展示活动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交互展示呈现。成都市城北体育馆(成都市武术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武术传习基地推荐的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作为本地代表进行了现场展示,而其余9个地市、州传习基地则通过大屏幕播放视频依次展示,由现场专家、裁判根据武术规则进行评比。十个传习基地的专家、代表、运动员则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同步进行观看和参与。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四川省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是2019年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文联联合命名,分为经典诵读类、中华武术类、中国书法类、戏曲曲艺类四大类。这次参与展示的十家中华武术类传习基地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武术传习基地。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大力发展此类传统文化传习基地旨在贯彻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本次中华武术类传习基地成果展示是此项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的各基地发展成果的第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各基地、学校以“中华武术传习阳光校园”活动作为重要抓手,掀起中华武术传习热工作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传习基地、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中来,让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有展示舞台,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利用传习基地的丰富资源辐射周边,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红星新闻记者李博裴晗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