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冬奥”系列评论丨别再炒作“谷爱凌苏翊鸣CP”了
不妨以他俩“各自努力,顶峰相见”的经历来自勉或勉人,从运动员的“神仙友谊”中激发动力,去实现自己人生中的超越。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进行,17岁的苏翊鸣和18岁的谷爱凌,在冬奥会上的惊艳表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月15日,苏翊鸣的金牌和谷爱凌的银牌,一度刷屏社交网络,让很多人欢欣鼓舞。
事实上,谷爱凌和苏翊鸣在2017年曾经一起训练过,两人还互相交换滑板玩。这一切,都被记录在一部名叫《少年志》的纪录片中。随着两人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这段拍摄于2017年的9分钟视频也被网友们纷纷点赞。
然而,当这两位00后的年轻运动员吸聚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一些人开始把“饭圈”的那一套搬过来,炒作CP,还给他们贴上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标签,将他们定位为“金童玉女”,甚至以“表白”“冠军CP好甜”等为传播点。
谷爱凌、苏翊鸣两人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谷爱凌从小在美国成长,擅长多项运动项目,被称为“天选之子”。苏翊鸣曾参演多部影视作品,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饰演的小栓子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是本着吃瓜心态,开开玩笑,自我娱乐一下,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是粉丝一发不可收拾,直接跑错片场,特别是在当事人明确否认CP后,继续狂嗑谷爱凌和苏翊鸣的瓜,甚至把这种炒作视为赚取流量和收入的手段,明显就走偏了。
诚然,谷爱凌、苏翊鸣两人都有一颗“大心脏”,但如果长期炒作CP,形成不必要的无聊话题,也会对他们的学习、训练和生活产生纷扰,乃至耗费时间和精力来回应或解释,这也不是关注运动员或者比赛的正确姿势。要知道,谷爱凌即将到斯坦福大学就读,苏翊鸣目前还是一名高中生。
奥运冠军不是娱乐明星,他们根本不需要靠炒作来博眼球,造话题,以维持流量和热度。他们在备战期间的努力,体育赛场上的拼搏,才是值得我们关注,并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挑战自我,永远是最大的热度、最多的流量,如果非要磕瓜,不妨以他俩“各自努力,顶峰相见”的经历来自勉或勉人,从运动员的“神仙友谊”中激发动力,去实现自己人生中的超越。
作者张立美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