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在成都开幕!这场论坛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共克疫情的时刻,城市如何增强韧性?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西部城市如何借势提能?“十四五”新布局碳中和成焦点,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
一场论坛,即将开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进程。11月16日至18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和“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配套会议,将在成都拉开帷幕。
本届论坛以“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开放共享的未来之城”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未来城市发展新需求,搭建政府、城市、企业之间的交流对接平台,致力于帮助城市实现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连续三届落地成都,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从规格到话题,从嘉宾分量到举办成效,都在迈向更高、更宽、更国际化。第四年将如何开启新的篇章?成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线上+线下”,大咖云集,聚焦未来之城
据悉,本届论坛以“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开放共享的未来之城”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未来城市发展新需求,搭建政府、城市、企业之间的交流对接平台,致力于帮助城市实现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将邀请城市管理者、各领域专家学者解读最新相关政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讨论在后疫情时期如何提升城市功能,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除了11月16日至18日主论坛外,此次系列论坛还采用“线上+线下”会议形式,已举办多场云端研讨会。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成都作为东道主城市搭建对话平台,吸引众多国际机构、协会和业内大咖的参与,凝聚共识交流国际经验。主论坛上,哈佛大学教授、《城市的胜利》作者爱德华将以网络连线的形式做主题演讲,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主席施瓦布将与成都会场嘉宾视频对话,成都还将在论坛上做公园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推介会,向全球介绍成都在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上的经验。
“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会议,将以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为主题,邀请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欧洲城市联合计划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嘉宾举行圆桌对话,共话开放和联通的前景。
最新相关政策解读、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后疫情时期如何提升城市功能……众多城市管理者、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会,论坛话题丰富、领域广泛,将为城市间团结合作、共克时艰、互利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记者了解到,在论坛筹备阶段,论坛主办方已发放调查问卷,邀请各方就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城市在疫情期间的主要诉求、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等问题发表见解,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将成为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主题之一,也决定了这场论坛既高端,又务实。
三年硕果累累,成都经验屡次上榜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2017年、2018、2019年,连续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均落地成都,共邀请了包括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署长在内的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名外方嘉宾出席。
众智荟聚成都,与世界精彩对话。此前的三届论坛,在不同层面展示了成都在可持续领域的成就。
首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发布了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成都入选,并发布《成都宣言》;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布了《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导则》,举行了“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碳中和基地”启动仪式等等;第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正式发布了《成都可持续发展导则》,以成都为案例总结推广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成都蒲江县明月村作为两个范例之一入选第二期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
“成都论坛以其高规格、国际化的参会人员,和讨论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成为交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看来,“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已成为成都的品牌论坛,不仅搭建国际对话交流的平台,也体现了成都的开放水平和国际化影响力。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