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明确种业翻身仗第一仗:弄清家底,今年主要对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进行普查
今年农业什么话题热度最高?打好种业翻身仗必定是其中之一。作为种业大省,四川是全国三大育种基地之一,四川将如何打好这个翻身仗?
3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四川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种业是‘卡脖子’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一剑封喉。”杨秀彬介绍说,就全国总体来讲,有三大育制种基地,一是海南省,那是全国的南繁育种基地;二是甘肃,主要是玉米的制种;三是四川,主要是杂交水稻制种。四川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种业问题,几年前就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10+3”产业,其中“3”的第一个就是种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走在全国前列。
但四川也有自己的弱项。四川是种质资源大省,但不是种业强省,最弱的就是缺乏有带动能力的大型种业龙头企业。比如,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全国前十强四川没有一家,所以今年省委已经决定,要系统谋划四川种业发展,目前正在制定具体方案。接下里四川将围绕“10+3”产业体系培育大型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
明确了优势和弱项,四川具体将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杨秀彬表示,首先是做好普查。种质资源的普查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也是前提和基础。四川曾经做过登记、征集,但不是很全。今年四川将主要是对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进行普查,因为农作物这块的资源普查四川走在了全国前面,已经基本完成,现在主要是畜禽和水产,要弄清楚家底。
在种质资源搞清楚之后就是保护,四川将加快建设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把邛崃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西南、中国乃至全球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各市、县还要分别制定规划,对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形成保护体系。
同时四川将加强“2+10”种业集群园区建设。其中“2”就是聚焦粮食和生猪:一是粮食种业集群,以成都的西边精华灌区,包括邛崃这个片区,建设育繁推一体化模式的种业集群;二是在绵阳建设生猪的种业集群。“10”就是10个省级现代种业园区,去年四川培育了9个,今年计划再培育1个,引领示范带动全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大家关注的种业科技攻关方面,杨秀彬表示,四川将筛选一批育种的项目,特别是生物育种的项目,组织在川科研院所,比如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以及川内的科研院所,如四川农大、四川农科院、四川畜科院、四川草科院、四川林科院、四川农机研究院、西南大学、西南民大、川大等有生命科学优势的院校,一起进行攻关。
红星新闻记者林聪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