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浙江省消保委:直播平台羽绒服抽检8成不达标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对一批网络直播平台中销售的羽绒服进行抽检测试。结果惊人!
浙江省消保委:
直播平台羽绒服抽检8成不达标
结果30个批次的羽绒服中,有24批次的测试结果存在不达标的情况,占比达到80%。
这批羽绒服全部交由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机构就消费者关心的纤维成分含量、甲醛、充绒量、羽绒含量、蓬松度等十几项主要指标进行检测后发现,羽绒含量不足、充绒量不做标明,或者标明不清等情况十分普遍。
浙江宁波市消保委秘书长陈超表示,充绒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它成本是比较低的,50%以下都不能够称之为羽绒服,有涉嫌消费欺诈的嫌疑。
另外,抽检中还发现了标识标签不符合国家标准,羽绒蓬松度指数不理想等问题。
上述消息发布后,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近两年,网络直播带货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购物方式。有网友指出,网络直播平台为消费者购物带来了不少便利。与此同时,产品质量不过关、货不对板、售后服务跟不上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容忽视。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
出台专门的网络直播行业法律
针对直播带货领域的种种乱象,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彭静带来建议: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加强行政监管等引导直播带货良性发展。
她认为,直播带货行为缺乏有效监管。“爆款”变“劣品”、“代购名品”变“山寨高仿”以及“三无产品”等直播带货质量问题现象频现,甚至还存在无人售后或售后不力等问题。但是,由于直播带货具有即时性和商品信息不充分性特点,“刷单”“买粉”“刷评论”等更是成为行业潜规则,消费者发现问题后难以联系主播或商家进行退换货,平台和职能部门难以及时发现、全面取证和有效监管。
针对以上问题,彭静建议完善法律体系:
根据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趋势、自身特点及立法现状,出台一部内容全面而兼顾各方诉求的专门性的网络直播行业的法律已迫在眉睫。应开展全面调研,汲取各方意见,掌握现行法的实施情况、突出问题及原因,有效整合相关法律,明确各网络直播主体的法律地位及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同时还应尽快促成《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通过,明确直播带货的经营标识制度、提供回看功能制度的落实。
监管层面,彭静建议政府各部门明确职能,设定合理规则,细化监管范围,平衡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如:
从各行政部门调集人员组成专门的网络直播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职权;对直播带货节目分类分级,提高带货主播准入门槛,对推广销售特殊产品的主播设定资质条件,比如对食品类直播带货者应办理健康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等;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发完善网络舆论监测软件及直播过滤系统;在直播平台设政务公开直播频道,加强与用户沟通,及时解决公众反馈的问题;利用直播带货节目来源追溯技术和内容保存技术,落实追责制度等。
彭静认为,网络平台平台应该对直播带货者加强监管措施,做好直播带货者实名认证、信用评价等工作,制定并完善直播带货者的准入、认证制度、资格审查及上岗培训等工作,不定期进行抽查及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调查。
此外,彭静还建议畅通维权通道。加快建立“监督维权直通车制度”,加快平台处理投诉的效率。
在此方面,我国可借鉴2016年3月15日中消协建立的“电商直通车平台”设置“监督维权直通车制度”,在带货直播间和直播带货活动中同步链接市场监管部门、消保组织、直播平台的维权渠道,由监管人员对直播活动实时监测,并高效受理处置消费者投诉,对直播运营人员进行约谈、指导或警告等。对于大型或大额直播带货活动,监管维权人员还可驻场参与直播监督维权。
21财经#爆料通#综合自央视财经、新浪微博、澎湃新闻、公开信息
3.15倒计时!
21财经【爆料通】全新上线,
专注打假除劣,
破套防坑,守护消费者美好生活。
你有“料”,我来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