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活牛强行灌水,多卖数千元!注水肉再现市场,良心呢?
近日
有广东省东莞市市民报料称
在厚街镇七姐妹山上
存在一处注水牛窝点
牛贩子为牟取暴利
每日拉牛到此处进行注水
以增加牛的重量
↓↓↓
视频显示
工人把牛拴在铁架上
将一根约两米长的黑色硬管
直接插入牛嘴
再接上另一根软管往里注水
每头牛要注水2分钟左右
经估算
每头牛的注水量近50升
可给牛增重近百斤
可以看到
工人给牛注水时
牛会前后踱步挣扎
面相难看
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那么
这些注水肉
是如何流向市场的?
当地政府作何回应?
监管环节哪里出现了“漏洞”?
消费者该如何分辨注水肉?
官方通报:5名涉案人员被控制
据了解,牛被注完水后,立即被送到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食品分公司。公司负责人黄李表示,该公司和上述窝点的牛贩子已合作有两年,这些被注水的牛肉主要销往东莞、深圳等地的市场。
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东莞一位活牛养殖从业者称,目前牛肉的市场价格约40元一斤,一头牛被灌进约百斤重的水,屠宰后的肉的重量能增加约60斤。注水能使牛贩子在每头牛身上获得数千元的不法收入。
9月5日中午,执法部门赶到注水窝点勘察时,发现有工人正对牛进行注水作业。随即,当地公安部门拉起警戒线,对现场进行了封锁。
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9月6日,东莞市委市政府发布通报称,涉事活牛供应商李某等5名人员现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并暂停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活牛屠宰业务。全文如下:
9月5日,南方+等媒体报道了东莞市存在灌水活牛进入屠宰场的新闻,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赶赴厚街镇河田社区七姐妹山涉事“活牛灌水窝点”、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现场调查处置,现场活牛尿液抽检均为阴性(主要检测“瘦肉精”),目前涉事活牛供应商李某等5名人员现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并暂停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活牛屠宰业务。
经调查,李某等人提供活牛全部购自东莞市横沥牛行,在厚街镇河田社区七姐妹山一处农场内对活牛强行灌水后,送往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进行屠宰,肉品销往东莞、广州等地。
9月5日下午,相关部门迅速对相关肉品进行全面追查截留,并送往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出具后将依法从严处理。同时,派出执法检查组对全市4家牛羊肉屠宰企业深入开展屠宰企业查证验物、“瘦肉精”检测以及肉品品质检验等情况详细检查,确保相关屠宰企业规范管理。
自9月6日起,东莞将进一步严格牛羊、生猪等进场关、屠宰关和出场关把控,通过实行横沥牛行与屠宰企业“点对点”调运管理、督促屠宰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运输车辆闭环管理、提升视频化信息化监管能力等措施,切实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无小事。东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下一步,东莞市将加快调查进度,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对牲畜、活禽、水产品等全链条溯源以及全过程监管,以全市屠宰企业、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为重点,迅速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守护好广大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不能让“注水肉”这个老问题沉渣泛起
“注水肉”“活牛灌水”“活猪灌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老问题了。过去几年,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相关标准的完善,这类新闻明显变少了。不承想,它又一次回到了公众视线。
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首先,“活牛注水”击穿了道德良知的底线。任何行业和领域的从业者,要想谋长远发展,必须恪守内心的道德良知底线。然而,在“活牛注水”一事中,面对低门槛、大回报的诱惑,涉事者盲目短视、铤而走险,只顾眼前疯狂牟利的一环,不顾其他环节尤其是消费者的利益,道德良知何在?而在简陋、肮脏的环境中,将近2米长的硬管强行插入牛嘴中注水折磨,不见半点儿怜悯,更别谈什么动物福利。一系列贪婪、无知、残忍,狠狠击穿了社会的道德良知底线。
其次,“活牛注水”击穿了法律的底线。今年4月初,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畜禽屠宰“严规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畜禽屠宰专项整治,保持对私屠滥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明知眼下正严厉打击,还不顾法纪顶风作案。牛被拉进屠宰场前,有检疫人员在门口对牛进行取样。按规定,检疫人员如发现有注水牛将拉去垃圾站进行无害化处理,但上述注水牛窝点拉来的牛却连续数日畅通无阻被拉进该公司进行屠宰。“注水牛”畅通无阻,问题到底出自哪里?相比起注水肉,“活牛注水”本应更容易被发现,然而因为屠宰场检疫环节的失守,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崩坏了。在治理层面,是否要防止正规屠宰场可能出现的“灯下黑”?
最后,“活牛注水”还击穿了食品安全的底线。对于老百姓而言,吃进嘴里的东西,是最在意的。注了水的牛,不仅肉质和口感加速变质,且蛋白质等营养元素也容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简陋环境中“注水”所使用的管材、水等元素,也极易携带病毒病菌,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目前,当地已对相关肉品全面追查截留,并送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所检测。此次“活牛注水”的肉,是否有食品安全问题,今后如何避免重演,这是悬在公众心里的问号。相信检测结果出来后当地会尽快发布、公正处理,以消除社会疑虑。
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现实中,国家对于注水肉有明确的检测标准,相关的检测手段也已经非常成熟。屠宰企业理应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制定全过程质量安全防控措施,建立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体系。无论如何,不能让注水肉这个老问题再次沉渣泛起。
如何分辨注水肉?
目前,本次事件的注水肉已流入市场。那么,消费者如何分辨呢?
观察牛肉颜色
购买牛肉请观察肉品颜色,一般正常的牛肉颜色呈暗(深)红色,表面有皱纹。注水的牛肉多呈鲜红色,且由于水的稀释而发白、发亮,表面光滑无褶。
观察刀口
正常肉新切面光滑,无或有很少汁液渗出。注水肉切面有明显不规则淡红色汁液渗出,切面呈水淋状;用刀切,注水肉弹性差,刀切面如肿胀一样。
用手摸
购买牛肉可以手触感觉,正常的牛肉由于风干作用,肉质较硬,表面干燥,肉质弹性较好。而经过注水的牛肉纤维被破坏,肉质变软,一般不会特别粘手,按压之后不容易回弹,摸起来有湿润的感觉。
贴纸巾
可以用卫生纸进行测试,注水牛肉5秒钟左右就能让卫生纸湿透,而合格牛肉上的纸巾只会留下少许油渍。
图片来源:广东省卫健委公众号
给活牛强行灌水的残忍画面
可谓触目惊心
这一行为挑战了人的良知底线
同时
注水牛肉也将给食品安全
带来极大隐患
只有严惩不法商贩
进一步反思监管漏洞
才能避免类似“老问题”的再发生
真正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农视网综合|南方+客户端、央广网、光明时评、人民网评、澎湃新闻评论、广东省卫健委公众号
编辑|康轩山
主编|蒋琳
监审|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