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这个重要会议继续强调“放管服”改革,1.4亿多户市场主体要如何保?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6月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强调,去年创新实施宏观政策与深化“放管服”改革协同发力,困难情况下,新增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增长2500多万户,今年前4个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市场主体登记在册总数为5495万户,今年4月份已增加到1.4亿多户,活跃度大体在70%左右。
会上透露,今年我国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要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关切,有效实施财政、金融、就业等宏观政策,把宏观与微观紧密联系起来,深化“放管服”等重点改革,助力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深化“放管服”等重点改革有何意义?6月3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助于拓展市场主体空间,增加主体活力,也有助于发挥市场经济带来的资源优化配置。
“放管服”改革加速
市场主体已增至1.4亿多户
据统计,2012年市场主体登记在册总数为5495万户,今年4月份已增加到1.4亿多户,活跃度大体在70%左右。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主要内容从七个领域提出了40多项具体的改革举措,涉及降低就业门槛、健全惠企服务机制、提高投资审批效率、消除消费的隐性壁垒、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等20个方面。
在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办公厅政府职能转变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审改办协调局局长迪晶指出,这份文件坚持放管结合并重,强化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系统推进改革,加强取消和下放事项的监管,确保放管的有序衔接。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助于拓展市场主体空间,增加主体活力,有助于发挥市场经济带来的资源优化配置。
白明认为,政府“放管服”规范市场治理,更多也要注重服务。政府服务水平到位,市场运行会更有效率。
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提到,保住市场主体,也就稳住了就业。去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8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从最高时2月份的6.2%降到年末的5.2%。有就业就有收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新增市场主体迅速成为重要的税收来源。2013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620多万户,当年纳税1600亿元;2013年到2020年,累计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近8000万户,去年纳税达3.82万亿元。
营商环境持续增强
重点保护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发展空间
在电话会议上,还重点提到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出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其中,特别强调保护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和发展空间,坚决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
在有关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合法权益方面,6月1日,国新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在会上表示,严禁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挤压各类市场主体生存空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禁止和打击平台强制经营者二选一,对于一些平台利用其优势和垄断地位乱收费、高收费、变相收费、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坚决查处不正当价格行为,研究制定平台价格行为规则,着力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对此,白明认为,小微企业自身能力有限,也有盲目性,政府针对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和帮扶措施,会大大有利于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王田北京报道
编辑吴诗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